2022年3月

title.png你好,有缘人,很开心你来到这里,这是《Learn XXX the Coders Way》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用程序员的方式学习歌词写作》,这里是阿毛,一个没有艺术细胞但却想要学习音乐的程序员,这篇文章里,们一起来看看,怎么从一个门外汉,尝试进入歌词写作的领域(the Coders Way),抛砖引玉,希望能对你有些启发。

故事的开端

我刚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歌词写作的需求(因为只做纯音乐),所以也没有考虑过歌词写作的问题。

我对歌词的第一个深刻认识,其实来自两个朋友和我之间发生的一件乌龙事(先在这感谢下我的两位朋友,非常感谢他们对热心boy阿毛“工作”的支持!(避免后面被他打死hhhh

朋友A是一个有很强的作词功力,喜欢全流程一手包办的人,不过这次例外:他不太会写日系电波歌曲,于是他找到我,说正在寻找一个人帮他的新电音歌进行作词,问我有没有认识的朋友。

朋友B是某动画编剧,擅长幻想文学写作,对日系歌曲的中二感觉非常有体悟,也有和专业歌词作者一起参与过作词工作,对歌词写作是有基本认识的;同时,他也跟我打了下预防针,说歌词写作考虑的东西其实更多更复杂,主要是要考虑怎么唱,所以他写出来的词会不太专业,需要作曲者自己调整。

我对朋友B的说法没有太过在意,一心想着两个人合作一首曲子,做成一桩好事,岂不美哉?

在热心boy阿毛的坚持下,朋友B决定帮忙写词。

一个歌曲的构成大概就像下图这样,朋友B就通过下图的流程,开始进行作词工作。
Untitled.png

事情到这,我非常开心,因为我想:

Untitled 3.png

没想到结果让我哭笑不得:

Untitled 2.png

朋友B这边呢:

  • 很认真的构思了故事
  • 然后根据旋律构造了歌词,自己也亲自唱歌来不断修正歌词
  • 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和心理过程

朋友A收到歌词后反馈(至今没敢直接反馈给朋友B哈哈哈哈):

  • 歌词华丽炫技的部分较多,作为歌曲应该有更多朴实的部分,在重点处突出一下主旨即可
  • 在填词形式上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没有严格的和音符对应,有一些未经沟通就在一个音符上填入多个字的情况。
  • 对于平仄和音律不够专业

Untitled 1.png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可以写作歌词的人,又有了作曲编曲的人。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快乐,又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咳咳……匿了

言归正传,导致这样的结果,其中有些问题是具体的技术细节问题,另一些则是我这边没有充分和双方沟通导致的问题。

事后复盘的时候,我开始认真的开始研究,到底歌词写作和写小作文是不是一回事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归程序员的道路

在正式探讨如何进行歌词写作之前,我们先回到本系列的主题《Learn XXX the Coders Way》吧。

没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朋友,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没有艺术细胞,也想学音乐,怎么办?》里提到的“程序员的学习方式”:

  • 先学习方法论,让自己能够在学会一些基础的 Pattern 后,开始研究别人的音乐(源代码),从而自己造出轮子
  • 擅用周边工具,或者自己制作工具,来把一些没有大量练习无法熟练掌握的东西用起来,降低心智负担

    • 甚至会自己写一些辅助工具(the Coders Way)
  • 如何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完成快速创作(嗯,一切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 将你在别的领域的学习经验,应用到音乐学习

你可以留意一下上面的几个要点,在后文中一起看看我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践上面提到的一些思想。

实施细节

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歌词写作的流程,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来回答,歌词写作和写小作文到底有什么异同。

了解全局

了解这个学习主题的全局:

这个主题宏观上是什么样?你能从中学到足够丰富的知识以便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内容范围以及它们有多少吗?

对“八十二十”法则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我们花费20%的时间,可以学会干80%的事情,而剩下的20%内容,则可能会花费我们剩下80%的时间。实际上,这是一个学习上边际成本递增的例子。

对于没有足够时间的社畜,学会最需要的20%的知识,从外行人步入一个能够进行基础应用的位置是性价比最高的做法;还记得我上篇文章里提到过的语言学习的例子吗?类比到学习一门新语言,我们只需要学会20%的东西,就足够我们进行80%的工作,把剩下的内容,交给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即可。

实践80/20法则,需要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对全局的了解:你一定要知道,哪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以便你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去主动学习他们

那么歌词写作的全局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在搜索引擎搜索“歌词写作基础”就能获得非常完备的答案,通常,通过维基百科以及两到三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这个过程的实施要点是,精简资源,对于重复的,低质量的内容,直接抛弃,对于某个领域,通常都能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本经典书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需要进行太多的重复资料阅读。

我在文末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参考资料表,是我用到的部分资料,供你参考,你完全可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框架,而不用理会我的框架,因为:

提炼的过程就是思考,这是学习的本质,你能接受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

具体到歌词写作,我的框架就是:

Untitled 4.png

其实还可以有很多拓展问题,但是没有必要在这里过多纠结,我们只要知道,某个地方还有我们之前尚未涉及的角度即可,可以在练习和提高的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构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驱动你直奔主题的重要指标,如果脱离了学习目标,你的学习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效果也会事倍功半。

划定一个足够具体的学习目标是成功实施一次高效学习的前提,这个目标一定要够具体,有成功的衡量指标,对于我来说,这个思考过程就是:

→ 写一首流行歌

→ 写一首情歌

→ 这首歌的听众是少年

→ 这首歌要描述恋情中少女可爱心思,因为我觉得这样能让大家产生对甜甜恋爱的憧憬和共鸣

→ 我要通过一个少女小鹿乱撞但是又羞于表达之间的纠结感情来让大家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少女的可爱

→ 段落结构我想用A1-C-A2-C(主歌1,副歌,主歌2,副歌)来试试看,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 因为是初学,同时因为写的流行歌,对于句式我暂时不作太多考虑

→ 这首歌的句尾要押韵,但是为了歌词的意义,我可以在押韵上适当牺牲

→ 因为是一首情歌,我想使用一些比较口语化的内心戏的用词来配合氛围

→ 考虑到歌词和旋律线的搭配,我可能会考虑学习平仄

寻找参考,从现有材料中学习

既然位置到这了,咱们就先选一个我高中最爱的歌曲之一,牧野由依演唱的《轻飘飘》来作为例子分析吧,因为它刚好跟我提到的学习目标的构建完全一致呢(咳咳应该是巧合)。

文末有这首歌的链接,可以自行收听。

拿到这首歌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着手分析这首歌和你的目标设定中(或则说模板设定中)有哪些东西可以借鉴和使用了。

→ 这首歌写给谁听?

→ 这首歌的感情是?

→ 这首歌通过什么形式引起共鸣?(通过少女自己的视角,倾诉自己对男孩子的爱恋和对男孩子一举一动的观察,来表现自己甜蜜,纠结还有迷恋,把女孩子的可爱和爱情的甜蜜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也想要谈一场甜甜的恋爱呢)

→ 段落结构?(A1-C-A2-C,原来两个主歌段落内容有一些差别,副歌差距不大呢,感觉副歌部分又再次强化了《轻飘飘》的感情呢)

→ 押韵:日语当然是非常容易押韵啦,毕竟元音只有那么几个(a,i,u,e,o)汉语就需要重新考虑啦~

→ (虚构,其实是从别的歌学的)和旋律线的关系:咳咳,一下子看不出来呢,而且和汉语差距很大,不过通过其他材料,我知道了平仄和旋律线的关系喔,那就是比如如果声调升高,平仄不变或者从平声边仄声会比较好听呢,如果不知道如何安排平仄,就是用“的”这种轻声词会听起来比较自然,为了提高辨识度。

→ (虚构,其实是从别的歌学的)原来四声听起来会比较干脆,三声因为会变声,所以听起来比较铿锵富有感情呀,学会了!

→ (额外的经验)比起直白的描述对方干了什么,从少女的视角来猜测对方的行为这种心理活动,会增加歌词的代入感呢!学会了一个小技巧~

接下来,你换了另一首风格类似的歌曲,也完成了一个分析序列,恭喜你,你的风格库又增加了一个选项~你的表达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你的词汇量正在疯狂增加呢~

到这,咱们已经完成了歌词创作的解构,从“凭空创作”飞跃到“主题创作”啦。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只要这个丰富词汇的过程不断进行,你的表达能力将会越来越强,而你,也不仅仅会被局限在某种作品的创作当中。

辅助工具

为了帮助我分析音韵,看看人家的歌词是怎么写的,我开发了一个音韵分析工具,可以按照现代汉语的定义提取出歌词韵脚以及平仄,还有音韵列表,你可以在文末找到工具的地址,使用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Untitled 5.png

如果你有兴趣,这个工具也开源在了github,你可以随时获取它的源代码。

歌词写作和写小作文是一回事吗?

答案当然不是非黑即白的啦。

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你可以通过他们的共同点,来应用你在写作领域的经验(谁没写过小作文呢):

  • 通过文字表达感情
  • 故事往往容易产生代入感,引起共鸣,因此写作歌词之前,你最好有一个故事,而不是空喊口号
  • .......(省略一万字)

歌词的独特特性:

  • 要考虑声韵问题,因为歌曲的最终形式是演唱

    • 注意句尾押韵
    • 注意旋律线和音调的关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死守教条,唱出来好听就是最好的状态:)
    • 保持文字简单,只在少数地方应用特殊的文字技巧,因为一首歌需要比较好演唱,不适合有太频繁的变化和书面语的用语方式。
    • 唱唱看,任何关于音韵的指导,都不如“唱唱看”,学习音乐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你自己:你的嗓子,和你听过的音乐

如何进阶?关于屠龙之技的一切

一旦掌握全局,你就可以知道,哪些是你不知道东西,比如文末提供的《十三辙》相关的资料,如果你要入手古韵歌词写作,这些知识蓝图将会成为你的强大助力。

而前面所掌握的编写流行歌曲歌词的技巧,将会帮助你搞定80%的歌词写作活动。

学会一点基础之后,进阶的知识,只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就好了,这就是工程师思维,用方法论和全局视野来应对变化和未知吧。

屠龙之技,其实都在方法论为你提供的蓝图里面,剩下的都是技术细节;到这里,你应该可以自信的说,你已经能应对任何风格的歌词写作,因为你掌握了最先进的工具,也有最自由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是吗?

开始你的歌词创作吧~

参考

先听听歌吧

降低心智负担的创作辅助工具

概念

基本框架

拓展/屠龙之技的蓝图

演职员表

  • 朋友A:SolPie 同学,是最早开始制作 VOCALOID 中文曲的P主之一,代表作有《月西江》,欢迎大家去他的网易云和bilibili玩耍哇
  • 朋友B:《灵笼》的核心编剧之一,先化名叫“少点颜色”吧,不怎么玩社交网络,唯一在网上的信息豆瓣上照片还是错的,其实他的发量很充足,(我们已经在吐槽那张同名人物照片里的秃头了,他本人表示下一个作品必须要使用化名了
  • 我: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程序员阿毛,欢迎去我的github(winkidney)完成互fo或者去给我的网易云账号“菁英柠檬精”增加个粉丝,打滚感谢!

打开音乐制作的黑箱.png
有缘人你好:)这是我系列文章《Learn XXX the Coders Way》的第一篇文章,一个引子,从音乐创作开始,谈谈对艺术创作祛魅的问题。

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没有艺术细胞

很久以前,我觉得我大概是 没有办法学习“音乐/写作/绘画”的,因为我

没有艺术细胞

跟很多朋友谈到类似问题,他们都跟我有差不多的想法,觉得“一个理科生哪有艺术细胞”。

除开少数朋友是用这句话来掩饰叶公好龙的尴尬,更多的其实还是对创作的认知是有一些偏颇的:人本能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会过高的估计没有做过的事情的难度。

所以,开始这个系列之前,我引用我最爱的一段话吧,摘自伯克利音乐学院编写的《流行歌曲写作:旋律》:

尽管一首歌曲的创作灵感可能来自于你的内心,但是创作出一首歌曲靠的是技巧。随着你对歌曲写作技巧的不断研习,你对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能力也必将随之得到提高。

我很感谢这段话,它让我对创作有了一个不同的认知,不再盲信“音乐细胞”和“天赋”的说法,它让我明白,创作的源泉是内心的情感,而表达的技巧是可以习得的;哪怕我们无法成为演奏大师,也无法成为编曲大师,但我们起码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或者将来做游戏时候,给自己做做BGM,也够了,不是吗?

我从19年开始看乐理书自学以来,到现在其实已经两年了,因为很多原因,作品产出频率其实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刻意设计每一个作品的练习侧重点,在每一个作品都尽量尝试不同的技巧和风格,获得了以前在学校学习的阶段无法获得得大量收获,完成了一个外行从0分到60分的过程;肉眼可见作品的完成度一天比一天高,每个作品的类型也都不一样,可以说是非常“投机取巧喜欢走捷径的学习方式”了。

这篇文章旨在帮你打开音乐制作的黑箱,让你看看,音乐创作和其他你已有经验的领域,并没有太大不同,不知道你对《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封面上那句话有没有印象:

Don’t panic!

我们一起来看看音乐创作和其他你熟悉的领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这个文章和其他教学类文章不同点在哪?

既然是《Learn XXX the Coders Way》,自然有程序员特色啦,想想我们怎么写代码的:

  • 写代码实际上是一个一个 problem solving 的过程:发现规律,提取共性,进行架构设计,实现并解决问题
  • 我们不生产代码,我们只是Github的搬运工
  • 尽量降低心智负担,善用 Google,脑子里面放的东西越少,我们就越轻松
  • 语言是个小问题,只要领域知识类似,切换语言,很快就能上手并且可以开始做工程

我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也是一个社畜,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的科班课程,不知道你是否知道《Ghost Blade》的作者(从程序员转为画师,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但无法否认他的作品很有魅力),我个人很喜欢他,因为他告诉了我,创作的最重要目标是表达自己,而不是过度纠结于手段,他的榜样让我意识到,现在的音乐学习,应该换一种方式了,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所以对应到学音乐,那就是:

  • 学习方法论,让自己能够在学会一些基础的 Pattern 后,开始研究别人的音乐(源代码),从而自己造出轮子
  • 擅用周边工具,或者自己制作工具,来把一些没有大量练习无法熟练掌握的东西用起来,降低心智负担
  • 如何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完成快速创作(嗯,一切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 将你在别的领域的学习经验,应用到音乐学习

我会在这个系列文章里,记录我的学习过程,也为你提供拓展的阅读材料和参考,当然,最重要的是方法论:学会方法,你就可以应对变化,而不是只局限于我讲述的少数技巧。

启程之前的心理建设

既然想要消除对于未知的恐惧,那么当然第一步就是,给“创作”祛魅。

创作的目的是什么

从目标的角度分析,所有的“创作”(包括编写代码,写作,绘画,音乐)都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创作”的终极目标。如果一部作品不带任何目的,是不会出现在任何人的视野的,就连我们熟悉的日记,一种影响范围最小的创作形式,都有一个明确的受众--作者自己。

因此,只要达成了 “让任何对象了解自己/自己的观点/感情倾向/某种过程” 哪怕是 “炫技” (比如很难弹奏的钢琴练习曲)这个目标,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创作”。

所以聊到创作,必须要谈谈与传统创作关系非常密切的工具:“语言”。

让我们先从“语言”开始,从语言的构成,来聊聊通常的文学创作如何进行,然后再看看其他创作方式和文学创作的相似之处。

从“语言”到“创作”的构成方式

语言,广义而言,是用于沟通的主要方式,有其符号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符号通常称为文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

语言用来传递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含义。 “语言”一词可以更广义的理解为已知或未知世界的基础构成系统。

来自: 维基百科

语言是创作的基础,拿汉语来说,将文字按照文法排列组合,就能够写出句子; 句子是表达意思的基本单元,将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各种文学创作的形式。按一定逻辑组织起来的句子集合,就成为我们看到的其他语言文学形式,比如小说,散文。

至于什么是组织句子的逻辑,我想最明确的逻辑,是我们的主题思想,也就是我们创作的目的--表达自己。

因此,也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能知道你写的文章,哪里是多余的部分,哪些是可以省略的部分,那就是,他们对于表达你是思想是否起到了明确的作用,如果存在很多和你的思想无关的文字,显然,你的作品里存在很多冗余,就像噪音之于音乐, 杂色之于绘画。

对于句子构成的逻辑,王垠最写过一篇文章讲解,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写作的构成

上文已经提到,写作是句子的有序集合,在掌握了词汇和文法之后,你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正如文首引用的内容所说,创作的灵感来自内心,而创作作品则靠的是技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你能掌握住更多的“词汇”,学会了使用形容词,语气词来表达你的感情,通过标点符号,你知道怎么将段落分割为更多更小的表意单元; 然后,你学会将一件事的起承转合,划分为段落,章节。

你上学了,偷偷去网吧被老妈抓了现行, 和朋友打架了,恋爱了,工作了,这些事情让你获得了只有你经历过的体验; 你阅读别人的作品,聆听同学的抱怨,偷听同事八卦,从别人的视角获得了你从未经历过的体验。 属于你的“素材库” 就此建立; 这些素材,在你的脑子里,以你的“灵感”为中心,排列组合,就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打上你烙印的作品。

“创作”没有“新东西”,都是现有的东西的排列组合,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你觉得前人从未想过的东西,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你的视野太狭窄,掌握的“素材”不够多,让你误认为只有自己知道这个东西。

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人类想要表达自己的的思想这个中心很难变化,因此你的作品或者想法,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呈现给你希望的受众们。

几种创作类型的相似性

写作,绘画,编曲,写代码,本质上类似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语言都有文字(或符号),之于音乐是音符,之于绘画则是色彩,饱和度,明度产生的组合。这些要素都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元,不同的地方在于语言的呈现形式分别是“自然语言”、“听觉”、“视觉”。

一些粗略的对应关系,比如:

音符时值 --> 语气,例如一个音符时值长,会有一种和你对话的感觉,而音符时值短,则情绪就更加激烈,语气更加铿锵

重复乐段 --> 一种修辞手法,类似反复

提高声音响度以强调乐曲高潮 --> 对应到绘画,使用高对比度,或者高饱和度/高明度的色彩来强调画面重点内容,构成画面的明暗变化;对应到写作里,类似对比的修辞

当然,他们也有明显的区别,一些难以对应到汉语文法上的概念,比如:

琶音

和弦:很难类比,算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更像某种感情色彩表达的基本单元

学会了一些基本单元之后,就是理解人类的认知规律

乐理(音符,节奏,音程,调式,和弦,装饰音等等),绘画理论(色彩,意向,构成等等),自然语言(词汇,文法,修辞),这些东西,都是依托于人的认知规律,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论

学习这些东西,都是在探究人类的认知规律;而认知规律依赖于感官,所以在学习他们的差异的时候,很容易能通过听觉,触觉,视觉获得十分直观的认识

例如,对于暖色和冷色的认知,是形成于人类的视觉和温度觉的联动,太阳是红色,黄色的,人们晒太阳觉得温暖,所以红色和黄色都是暖色,而冰和水是白色/蓝色的,好冷,因此白色和蓝色都是冷色,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映射,我们把它称作“约定俗成的形容词”完全不过分。

再举个例子,同一首曲子,你听C大调版本,会觉得欢快,换成A小调,就会觉得有些“哀伤”的味道在里面,这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和同类,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在大脑内建立的映射。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这就是音乐的“文法”和词汇库

所以学习这类创作工具 “语言” 的时候,实际上都是在建立一种映射,将不同的感官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学会一门语言的基本符号和文法之后,开始学习造句,学习造句之后,就能开始写文章(开始编曲,绘画,开始编程),这是我为什么一直说几种创作非常类似的原因。

综上所述,所有的“创作”都可以简化为学习“语言”,而积累你的“词汇库”之后,你就能熟练运用,并且调用这些工具进行创作。

现在就开始

记得始终保持学徒之心,然后启程吧:)

结语

我将从两个主题开始(目前就想好这两个怎么写hhhh)

  • 用程序员的方式学习歌词写作
  • 用程序员的方式学习如何给视频起标题

谢谢你看到这里,先祝你冲浪愉快~

关于这个系列文章:

Learn XXX the Coders Way

关于我的一些项目:

[](https://www.notion.so/79a9a8f215ed429ea0702544329143e7)

关于我:

winkidney - Overview